javascript怎么查询数组长度
时间:2022-02-11 16:02
在javascript中,可以利用数组对象的length属性来查询数组长度,语法格式“array.length”;length属性可以返回数组的最大长度,即其值等于最大下标值加1。 本教程操作环境:windows7系统、javascript1.8.5版、Dell G3电脑。 在javascript中,可以利用数组对象的length属性来查询数组长度。 每个数组都有一个 length 属性,该属性返回数组的最大长度,即其值等于最大下标值加 1。由于数字下标必须小于 2^32-1,所以 length 属性最大值等于 2^32-1。 示例1 下面代码定义了一个空数组,然后为下标等于 100 的元素赋值,则 length 属性返回 101。因此,length 属性不能体现数组元素的实际个数。 输出: length 属性可读可写,是一个动态属性。length 属性值也会随数组元素的变化而自动更新。同时,如果重置 length 属性值,也将影响数组的元素,具体说明如下: 如果 length 属性被设置了一个比当前 length 值小的值,则数组会被截断,新长度之外的元素值都会丢失。 如果 length 属性被设置了一个比当前 length 值大的值,那么空数组就会被添加到数组末尾,使得数组增长到新指定的长度,读取值都为 undefined。 示例2 下面代码演示了 length 属性值动态变化对数组的影响。 输出: 【相关推荐:javascript学习教程】 以上就是javascript怎么查询数组长度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gxlsystem.com其它相关文章!var a = []; //声明空数组
a[100] = 2;
console.log(a.length); //返回101
101
var a = [1,2,3]; //声明数组直接量
a.length = 5; //增长数组长度
console.log(a[4]); //返回undefined,说明该元素还没有被赋值
a.length = 2; //缩短数组长度
console.log(a[2]); //返回undefined,说明该元素的值已经丢失
undefined
undefin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