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vaScript中数组长度可以变吗
时间:2022-02-11 17:17
JavaScript中数组长度是可以变化的,方法:1、通过改变数组length属性的值来改变数组长度,语法“arr.length=长度值”;2、利用unshift()、shift()、splice()等方法添加或删除数组元素来改变数组长度。 本教程操作环境:windows7系统、javascript1.8.5版、Dell G3电脑。 JavaScript中数组长度是可以变化的。 JavaScript数组的length属性是可变的,我们可以通过改变length属性的值来改变数组长度。 且,数组随元素的增加或减少,长度也会改变。例: 我们可以利用push()、pop() 、unshift()、shift()、splice()等方法添加或删除数组元素来改变数组长度。例: 输出结果: 【推荐学习:javascript高级教程】 以上就是JavaScript中数组长度可以变吗的详细内容,更多请关注gxlsystem.com其它相关文章!var arr=[55,32,5,90,60,98,76,54];//包含8个数值的数组arr
document.write(arr.length); //显示数组长度8
arr.length=10; //增大数组的长度
document.write(arr.length); //数组长度已经变为10
var arr=[98,76,54,56,76]; // 包含5个数值的数组
document.write(arr.length); //显示数组的长度5
arr[15]=34; //增加元素,使用索引为15,赋值为34
alert(arr.length); //显示数组的长度16
var arr = [0]; //定义数组
console.log(arr.length);
arr.unshift(1,2); //一次性增加两个元素
console.log(arr.length);
arr.shift(0); //删除1个元素
console.log(arr.length);